2008年12月31日星期三

除夕午飯

公司下午收爐,與同事一起到附近的比利時餐廳Frites嘆悠閒午餐,好不愜意。

那兒的空間感與偌大玻璃窗最得我們歡心:


天寒地凍,除了紅酒外,一碗熱騰騰的濃湯亦給我帶來溫暖:


主菜鴨腿的食味較淡,而我們考究一輪仍不知伴菜的是甚麼東西,口感頗為「煙韌」:


朋友點的魚柳似是好吃多些,飯總是隔鄰的香:

Frites
中環皇后大道中74號
皇后中心1樓



聊著不覺已過了兩小時,盡慶而歸!新一年新氣象,但願明天會更好,新年快樂!

2008年12月30日星期二

執筆......忘字

細看右手,才意識到中指指節左面和尾指指節右面的厚皮早已消失。還記得在執筆爬格的年代,那是讀書和考試的戰績,我執筆的力度頗大,指節接觸點的厚皮又硬又明顯,尾指那兒的還有藍、黑走珠筆墨水的污漬,美其名是代表個人勤奮,實際是有礙觀瞻。

現在是鍵盤的世紀,香港人幾乎「家有一『腦』」,鍵上如飛的把心中所想差不多同步記下,這份快感,比紙上縱橫更加暢快,更加準確(要知道,好些人的筆跡潦草得連自己都認不出來,我是其一),我們是注定走不了回頭路了。

我仍戀戀執筆的歲月,或許就是緬懷紙上筆跡,筆痕,污漬以至橡皮摩擦痕跡帶給我的回憶,與文字本身一同記錄了下筆的情景,事件和心情。面對自己的文章,我可讀它、摸它和感受它、感覺立體得多。我現仍堅持使用筆記簿(用紙來做的,不是指電子記事簿)來記事,或許是源於那份依戀。

返回現實,我仍是樂於擁抱鍵盤打字的世代的,讓我的手從此可變美一點:)


2008年12月26日星期五

有緣千里(真係能相會ge)


表弟與友人合伙開食店,趁著聖誕便相約弟弟去光顧一下,碰巧姑丈伉儷去探望兒子,大家踫過正著,還不是緣份麼!

「回味小館」是提供東南西北中西日法意包羅萬有乾坤大挪移豐儉由人的館子。光顧時表弟一直都在櫃枱和樓面忙著,我們只是閒聊一下。他雖然滿口叫苦,但話中我感受到那份幹勁和希望,我由衷的為他開拓新路向的雄心而高興。

我們幾個人吃著說著,無無聊聊的便吃過了飯。如此家常的飯聚,卻令我今年的聖誕加添值得回味的元素。

加油加油!

2008年12月24日星期三

夠薑‧好


昨日突然偏頭痛和全身骨痛,心知不妙,晚上即時用大量薑塊加片糖煮成兩大杯薑茶,一飲而盡後衝到床上大睡。

全身冒汗下剛醒過來,洗過熱水澡後,我帶著勝利的微笑說聲「感冒bye bye」!

民間智慧果然棒,嚴寒下,除了要保暖外,家中最緊要「夠薑」!


*Photo from creative commons
http://farm4.static.flickr.com/3021/2990055102_155748691d.jpg?v=0

2008年12月21日星期日

唧唧復唧唧

月初忽發編織的念頭,努力十多個睡前的晚上後,終有所成,打好今年第一條圍巾,將會成為我友人的生日禮物,看來不太失禮吧:


餘興未盡,再打哪一款織物好呢?讓我想想......

2008年12月20日星期六

灰爆

今天在網上認購不了佐敦限量紀念版波鞋,面如死灰 :(


為何那個網站的伺服器那麼蟻慢,到了paypal畫面都要有error,為何我阿爸唔係李嘉誠......

*photo from www.footlocker.com

2008年12月19日星期五

多咗一秒


明年世界時間會增多一秒,以彌補天文時差。多了一秒,可以做甚麼?

生起一個念頭
救回一條人命
股市多賺一筆
打破一次紀錄

世人現用一套客觀計算時間的標準,以此建立秩序和經濟活動。對於生活,時間其實是一種主觀的情感,因而才有那麼多與「時」有關的形容詞 ─ 光陰似箭,日月如梭,度日如年,山中方七日,世上已千年,時光飛逝......

一天究竟有多長,都是個人的感覺。心情大好兼頭腦清晰的日子,一天可能只有十小時,正所謂「快樂不知時日過」;遇著腦閉塞的時候,全日更可能不足四小時:「吓,咁快就天黑le,仲有大把野未做」;繁忙時間在地鐵月台久久不能進入車廂,僅兩、三分鐘的班次,都總覺得有兩、三小時那麼長。廿四小時不夠用,我們大有能力將之變成四十八、六十四或一百二十八小時,一切源於內心。

不知你有沒有知道印度有本古著叫《僧只律》,當中提及劃分時間的公式:「剎那者為一念,二十念為一瞬,二十瞬為一彈指,二十彈指為一羅預,二十羅預為一須臾,一日一夜為三十須臾。」如此計算,一刹那約有0.018秒,秒即有逾3,000個刹那這麼多,份量原來頗為可觀,現在人生多了一秒,真是莫大的恩賜呢!


*Photo from stock.xchng
http://www.sxc.hu/pic/m/a/as/asifthebes/853932_light_experiment.jpg

聖誕好攰


差不多半個月沒有下筆,原因就是很攰。工作和私務實在都不太忙,但這個月來,身心疲憊的感覺頗為強烈,可能由於身體要抗衡低溫和流感,心理要抵禦金融海嘯帶來的蕭瑟氣氛,荷包又要力拒劈價狂潮誘惑的原故。

今年聖誕有一連四天的公眾假期,沒有打算編排連場密集的活動,重點反是休息。我解究不了自己平日無事忙的行為。無無聊聊的亦要待到凌晨一、兩時才去睡,第二日沒有精神,於是立下接近毒誓的決心早睡,結果周而復始,沒精打采。

二零零九年的首要願望,可能就是要培養良好的時間管理習慣。


*Photo from stock.xchng
http://www.sxc.hu/pic/m/m/mi/miamiamia/985578_clocks.jpg

2008年11月29日星期六

60年的思念

把60年的思念寫在紙上,若現實生活真有其事的話,那份震撼可會是動地山搖。《海角七號》(Cape No. 7)導演編織起這個美麗的夢,雖然近乎天方夜譚,但總讓我做了接近兩小時的愛麗斯,漫遊這個愛情的童話之中。

戲中的歌曲動聽,牽繫全場氣氛:



近日頗為窩心的作品。

2008年11月25日星期二

又到聖誕

中環、金鐘各大商場已換上應節裝飾,去年太古廣場內搭建了聖誕老人大宅,更開放參觀,並有聖誕老人與你合照,使我心花怒放。今年我投國際金融中心一票,不得了,他們在大堂正中造了一個參天的摩天輪來:

整個樂園又怎少得旋轉木馬

熱氣球與......

糖果車


最重要是,摩天輪是會轉動的!足本製作,足本開心,商場這次無疑盡了社會責任,逗得每個路過的人,興奮樂透!

2008年11月23日星期日

做善事,抗海嘯

一聲金融海嘯,激起減價千尺浪,每天按著荷包,在街上強制自己目不斜視處處誘惑,忍得額角冒汗。努力尋找能滿足「花錢、擁有、不內疚」三大願望的法門,除了買Kinder出奇蛋外,資生堂美容集團近日舉辦的「中國女童教育慈善義賣」,成了止癢一時的選擇。

活動旨在為中國失學女童籌募學習經費,受惠機構為聯合國兒童基金會。

我承認,這次的善心是由物慾出發的,但那份感謝禮物實在得我歡心,就恕我一次好了。捐款$150或以上,會收到一份感謝禮包,主項為品牌御用插畫師Ayao Yamana繪畫的環保購物袋,尚有旗下各個美容品牌的產品試用裝。

一直欣賞他筆下資生堂女士的形象,很有味道,現在行善之餘可擁有他的作品,相當值得。

袋子兩面都印有同一款女士形象,用料和大小都反映主辦機構的誠意。每份感謝禮包有不同的試用裝,我的有一支Za 唇膏(full size)、Shiseido Revital乳液和健膚水、IPSA生機再造保濕液、Anessa防曬潔膚油和43度防曬面霜,十分慷慨。

心善則美,由內靚到外,又可自療買物慾念,毫不猶疑的已捐款了。(到資生堂本身的專門店捐款$200或以上,更多一份由日本空運到港的Shiseido Parlour朱古力曲奇脆)

莫論動機如何,行善積德,事不宜遲呢!

2008年11月22日星期六

過冷河

丹尼爾卡特飾演的鐵金剛,有血有肉,比以前那些只應天上有的俊男形象,真實得多,《新鐵金鋼之皇家賭船》叫我看得投入。最新一輯《量子殺機》(Quantum of Solace)仍由他主演,甫上映便入戲院朝聖,但同樣的男主角,上一次看得我為之肉緊,今輯卻失去光彩,拳拳到肉的打鬥場面,上一次叫人難忘,今輯變得太多,感覺很膩。

歸根究底,都是故事的錯,又或是這一輯就像傳統電視機進化至LCD薄屏幕電視前一下湧現的Plasma電視,以及WINDOW 2000面世前的WINDOW MILLENIUM版本那樣,只是「過冷河」的產物,但「唔買又唔得」?

若是續集,或未來一集的引子,故事本身總有個性及完整的感覺才可。整齣電影沒有扎實的內容,連場搏鬥情節,看得出導演、動作和特技的心機,就是賣力的為下集舖路,連傳統鐵金剛那些亮眼的纏綿調情和床戲,都懶得安排。

你看戲後冷不防知道有個「量子」危險組織(『但做咩恐佈野呢?』),知道了組織全力掌控各地水的供應(但不曉背後原因),發現這次原來是齣冇頭冇尾的中介部份,便要無奈地要再看下一輯解開疑問,好一招「失驚無神夾硬黎」,相當搵笨。

*Photo from Creative Commons

2008年11月21日星期五

好玩 Xbox Avatar

今早見朋友msn登入後出現了一個跟他模樣十分相似的卡通圖像,好奇的我當然即時問 『點整ge?』,原來是Xbox玩家卡個造型來。玩家可以幫自己砌一個獨一無二的造型,由頭到腳,身材高度,衣服鞋襪,都有大量選擇,盞鬼非常:



完成後在網上看自己玩家卡時,用screen capture就可以儲成檔案了,心癢癢想試造一個,唯有求求老厶借玩 Xbox一陣......

2008年11月19日星期三

青島遊後記:文化邂逅

中國當代畫成了藝術市場新貴。恕我見識淺薄,那些一窩風出現的嘩眾用色,有一排眼細陰森、木無表情複製人似的形象,穿上民革制服造型古怪或是大頭張嘴大笑的作品,我實在不懂欣賞,當中除了炒賣的商機外,我看不出有甚麼玄機,足以把作品捧上天價收藏的殿堂。

自己欣賞藝術的基準,只有喜歡與不喜歡,有感覺與冇感覺,如此而已,沒有負擔。這次青島旅行,在參觀迎賓館時踫巧地庫藝廊舉行新銳藝術家作品展,讓我遇上了自己喜歡的中國當代畫作。

展覽題為《時光都獻給了少女》,作品很逗人喜歡,尤如愛麗斯夢遊仙境,像糖果的色調,帶點虛幻,帶點浪漫,綴以丁點憂怨,散發率真的赤子情懷,頗反映畫家年紀的典型心態。


《我在她的眼睛裡張惶失措不辨東西,這種感覺有著一種逼人心懷的美》

據資料介紹,畫家忻[音'因']洛汀是個二十出頭的內蒙女孩子,駐紮在北京798藝術區內,全職創作。和職員閒談,知道她是近年冒起之秀,愛用櫻桃、鴨子和洋娃娃的元素創作。作品有些東洋動畫的味道。


《拖著一隻玩偶小鴨,從這個城市憂傷地走過》

整批作品如夢如幻,叫我聯想畫家是個充滿想像,愛發白日夢的少女。畫中的洋娃娃,眼神迷濛,但沒有幾米作品那些蕭瑟孤寂的感覺,反而流露可愛與天真,可能是搭配著的櫻桃鼻子的關係吧。


《此時此刻》

展覽中我最愛以下這幅作品,名為《像花一樣美,華麗鋪張,動人心魄,可愛亂墜:


畫作好能直接的坦露作者的情緒,直搗人的心菲,我和朋友都覺得她會走紅。作品每幅的現價已經過萬人民幣了,可能假以時日,會在中環荷里活道的高級畫廊,與她重遇。

2008年11月18日星期二

秋燥


天氣與濕度忽上忽下,是時候要潤澤一下五臟六腑,避免敗於秋燥之下。把埋藏在櫥櫃已久的電子燉盅出土,做我今年第一次的 ─
南北杏雪耳燉雪梨

雪梨2個,去皮去芯後切件 (不要切得太小,否則最後冇啖好食)

雪耳半個,浸軟後沖先,待用

南北杏,隨量 (我好喜歡杏仁,所以放了很多)

果皮一角,浸軟備用 (必需材料,以防太過寒涼)

冰糖隨量 (雪梨會釋出水份,可稍為多放一點)

製作真是簡單不過,把所有材料放在燉盅,放3飯碗水,4小時後(用明火我想45分鐘已可了)便大功告成,保證好味。燉製過程中雪梨釋出水份,最後變成差不多6碗份量,每日一碗,剛夠我一星期享用,十分化算,何樂而不為?

秋冬乾燥,我不怕。

2008年11月16日星期日

青島遊

經濟低迷,飯仍要吃,旅行仍要去。日本紅葉及溫泉,青島閒適及價廉,魚與熊掌,我順應全城省用的氣氛,選擇後者。

結果明察秋毫,日元匯價強勢,如果堅持東瀛一遊,成本勢必較平時多20%。

青島沒有叫我失望。11月是當地的旅遊淡季,天氣對我來說已是冷得蝕骨(日間約11、12度),但溫暖的冬陽,叫我回憶記兒時真正冬天的感覺,好愜意。






那兒的人工塑造痕跡,比其他中國重點旅遊城市較輕,可能當地兜售仍是碧海藍天和歷史建築營造的歐陸景致,倒是很難人為加工的。

市內的主要旅遊點除了嶗山外,都尚算通達。出發前還不敢編排較密集的日程,原來一天都足以遊覽不少地方。

歐陸歷史建築社區「八大關」確令我這個尚沒有衝出亞洲的遊人頓有身處加拿大的感覺。幢幢歷史樓房都綠樹環抱,明淨的街道,蔚藍的天空,結果是一派悠然自得,叫人忘憂。怪不得差不多所有建築都變成了療養院,以往誠為丹麥公主而建的「公主樓」,亦變成了腎病中心,總算無負那兒恬靜的環境吧。


公主樓

來到青島的海灘,水清和沙幼得無話可說,得天獨厚,叫我沈醉,亦叫我妒忌,不忿在香港要到那樣的海灘尤如遠征,這兒的就近在咫尺,唾手可得,還不只一個;

所以說,旅遊是很重要的,就是要彌補生活的缺陷!


嶗山堪稱中國沿海第一高峰,它的美,深藏不露。論外貎,嶙峋禿禿,輸掉不少分數,說那是礦場都不為過,於我沒有多大的觀賞價值。那不是遠觀的山,而是要親近的山,只有走入山中,流著汗水,才有機會感受嶗山的美。


坐過一段登山纜車,我和朋友毅然接受無盡石級上山的挑戰。要知道,山下氣溫已不高,山上氣溫更是寒冷,猝死的機率大增(尤其我倆中途喘得如馬匹呼吸那樣吞雲吐霧的時候,感覺最為強烈),幸好天氣放晴,施捨出和煦的陽光,留我們一條生路:)


以我和朋友的體力,當然不能登上峰頂,只夠一到較近山腳的一些景點,「仙天橋」已是我倆的極限了。流著汗,喘著氣,近距摸著那些怪石,高處眺望山勢,那種自然天成,鬼斧神工的驚奇,就是嶗山美的所在。


僅僅數天,我和朋友已到訪過不少歷史建築、教堂、官邸、奧運帆船中心和啤酒廠等,但青島留給我最深刻的印象,還是自然風光和緩緩的城市步伐。不過,當地人的禮貌仍然需要改善,整個旅程中,我們在街頭問路,多次都是失敗收場,就像我們身患傳染病一樣,一見我們即時快步急走,或是推手說不,就是指路,面上一點表情都沒有,單字回應,冷漠得很。居於那麼優美的城市,情緒為何那樣不安?難道是山東人的性格乎?

2008年11月3日星期一

打混西貢


今天興致高,和友人遠遊西貢,在當地「名勝」綠色生活中心血拼後四周閒逛,遇上了新啟用兩個月的愛護動物協會領養中心。

除了喜歡「住好啲」一手包辦的室內設計外,最欣賞的還是那份專為被遺棄唐狗尋找歸宿的心意。


要一頭可愛、機靈又忠心的狗伴侶,並非只有一擲上萬購買名種狗才可達到。友人早年在另一志願組織Hong Kong Dog Rescue領養的唐狗,既溫馴又忠心,曾被遺棄的經歷,令牠更會珍惜新主對自己的愛護,不會在街上胡鬧或亂發脾氣。

今天我在中心內看到的一頭,雖然缺了一隻眼睛,但仍充滿活力,跟牠對望的時候,牠眼神流露友善的訊息。

若決定養狗作伴,何不把愛心造福被遺棄的一群?


愛護動物協會
DOG X GOD領養中心

西貢萬年街65號
開放時間1100-1800
(星期六、日及公眾假期1900)
電話:2232 5599



2008年11月2日星期日

請尊重生命

先進都市物質充裕,棄舊愛新人之常情,若視生命如物件,丟不可惜,這樣的人心,是文明還是退回原始弱肉強食的地步?

棄狗、棄貓和遺棄長者等行為無日無之,大家都麻目至不會因而牽動任何神經,要及至近日一連兩宗棄嬰的極端事件,那股力度才會扎得你我的眉頭一皺。

可能本身的經歷使然,從少至今,我都十分驚嘆生命的神奇和難得。哪管是一棵草,都需要無數的因緣際會,才能產生和成長,人更是行動自如,有思想有幻想的複雜生命體,得到面世和生存的機會,讓你可以建立無盡的希望和未來,實在如中億萬大獎般狂喜。

生命如此可貴,對它應存以一份敬意,有緣遇上的時候,應本能和盡力地去保育和發揮它,不管結果怎樣,總算無負這個千載難逢的機會。輕言棄置或結束生命,是全無「jetso」的決定,你我精打細算的香港人,不應如此「蝕底」否?


*Photo from stock.xchng

2008年11月1日星期六

我有惡習
















相信近期不少人都看過小克寫的「四大惡習」:

幸好我只犯過「攞住公仔影畢業相」一項 (『人地咁有心送俾我賀畢業,唔通唔影返張相回敬咩』),證明自己尚算是個可愛的香港人。

我一直不屑女人要男友幫忙挽手袋,好女權主義,對方會十分異相,此風不可長,尚好身邊物以類聚,不曾眼見朋友出現過如此異象,否則一定「鬧爆佢」;

我一個舊同事每一張照片都是「三七分面」的,她嫌自己正面好闊,因而每次拍照時會機械自動式的把頭旋到「三七」位置就緒,好盞鬼。

大家又怎樣呢?

2008年10月29日星期三

有卡士,冇Taste

一齣電影本身能叫你大破慳囊的原因,不外乎班底、劇情和畫面。不過,即使方程式內集齊以上因素,答案不就等如好片,還需視乎當中的運算而定。

近期我看了《雷霆喪星》(Tropic Thunder)與《叛諜同謀》(Body of Lies),就是運算符號有別,令答案立見高下。

Screen capture from http://www.tropicthunder.com/teaser.swf

《雷霆喪星》算式是 (班底+畫面) ÷ 劇情-x = 回水

打著「喜」劇的旗號,班底看來頗有瞄頭,由Ben Stiller包辦監、導、演(『套戲應該幾好笑喎』),尚有港人熟悉的Jack Black和Tom Cruise(『佢飾演光頭麻甩有錢佬?妙喎』),故事大玩荷里活大片情節(『實笑到甩肺啦』)

畫面都算合格,畢竟那不是戲中賣點;

結果:當然是大失所望。劇情真是爛得叫人髮指,空浪費了如此星級陣容。整齣戲仍是有零星的「笑位」的,但主要演員大部份時間都只被安插在不同的場景中亂竄和亂哮,過場「九唔搭八」,令我內心不禁爆問『hello?!』。戲中不少刻意營造或模仿其他大片情節的笑位太過突兀(『唔係講笑,真係唔知佢想點』)。喜劇亦有道,就算胡鬧,亦要給人有點意識的感覺。戲中的「笑位」像是一個精神病患者無意識的行為,自己也不知在做甚麼,旁人又如何解讀,更遑論領會並發笑?惹笑與無聊只是一線之差,我認為Ben Stiller這次顯然是差錯腳,製造了一頭「不笑『喜』劇」的怪胎出來。

Photo from http://www.bullz-eye.com/mguide/reviews_2008/body_of_lies.htm

《叛諜同謀》的算式就好算得多了:

[(班底 x 2)+畫面] x劇情2 = 水準與誠意

導演Ridley Scott加演員Leonardo DiCaprio與Russell Crowe,陣容同樣叫人期待。情節關乎中東恐怖組織與美國和約旦特工你虞我乍的過程,觀眾預期鬥智鬥力及恐怖襲擊的場面,全部得到滿足。

劇情發揮出社會進步反而帶來不安和摧毁信任的那份張力,令我有切身的感受;環環相扣的騙局舖排,兩大主角的功力演繹出「是敵是友?」的恐懼,能帶我入戲。總言之,就是「交到貨」。

我覺得兩者最大的差別,在於後者「捉到鹿識脫角」,知道手中的是甚麼材料而善用之,知道炮製的是甚麼菜色。畢竟每個觀眾心中都自有一條電影的算式,我倒相信觀眾看到的已是經製片人精密運算後,確認最容易取得正面答案的版本來的,遇上不合自己算盤的,唯有嘆句倒霉!

2008年10月28日星期二

啖蟹浮世繪


今年大閘蟹季開鑼,自己皮膚敏感,無緣一試,只好在席間壁上觀,從旁領略友人啖蟹的滋味,淒涼的我……

常說「打牌見真章」,啖蟹都有異曲同工之妙。友人A凡事都愛有條不紊,拆蟹亦貫徹作風,手執蟹剪和挖叉拆蟹的專注和精工程度媲美大國手,每個部份都細嚼乾淨,剩下的空殼完美得近乎原蟹的模樣。

男友人J明顯是個坐立不定的大孩子,每部份沒吃得乾淨前已急著啖另一塊了;友人L著重感覺,啖蟹時表現率性,全情投入,把蟹的每部份嚼得粉身碎骨,除蟹蓋以外,其他甲殼都被她咬至稀巴爛。

至於我,當然亦是一派作風,對每人啖蟹的行為品評及搞笑一番(我不時覺得自己是「棟篤笑」的人才來的,哈)。大家在酒家如此真情交流近三小時,最後滿足地離場。

想了解人的真性情,除竹戰以外,不妨約他/她吃大閘蟹,起碼不會因為輸贏而傷了和氣嘛!

*Photo courtesy of Ling

2008年10月22日星期三


最大的敵人來自自己。不安全的虛空感覺,源於沒有經驗借鑒。全球都在說著前所未見的經濟危機,究竟最壞的情況會是怎樣?

與其擔心,我已決定努力做回正常的我:如常的相約朋友吃飯聚會,若遇上不太奢侈又合意的東西,便買它下來;年中沒有出門度假,想旅行的話,便隨心去做,繼續運動,繼續幻想。

我不是末日論者,主張今宵有酒今朝醉,只是不希望在現時所謂的亂世中,迷失自我而已。

既然前景不可料,後果又非你我能夠控制,何不處之泰然?

共勉之。

*Photo from stock.xchng

魚樂無窮


股市以外另一金魚缸......尖沙咀海港城門前裝飾 (明顯地較股壇魚缸更有生氣 >_<)

2008年10月19日星期日

英式風情

對中環梅夫人婦女會大樓一直有所幻想,那幢英式遺風的歷史建築,內裡是怎麼樣的?以往總想藉工作機會,提議客戶在那兒舉行活動,最後都沒有成事。近日在報章得知該會於上星期舉行一天開放日兼賣物會,便利用午飯時間趕往那兒逛逛。

聞名不如見面,真的是徹頭徹尾的英國風情,淡雅粉色牆身,碎花圖案布置,即時令我想起Laura Ashley風格;加上當日周遭的英式口音,沿用多年的各式器具,中庭別緻的露天花園,樓閣窗中穩約看到的英式傢俱,這個桃源多年來是怎樣在蛻變得驚人的中環存活下來的?一磚一瓦及氣氛數十年來竟可如一!

那天Garden Room有午餐供應,食物只是一般,但那不是我此行目的,亦懶得理會。很高興香港仍有一些全意保育歷史建築和文化且成功的人/團體,令香港更有意思。

2008年10月12日星期日

夏天,明年見!

是時候和夏天說聲bye了,ciao!


Farewell Summer by MYsamantha

刹那感觸

和朋友說起故人,一時感概而已。大家仍很想念他......

2008年10月9日星期四

Eco + Pop

環保概念當紅,但比比皆是的綠色資訊,如何取捨?

這個日本製作的「環保動物園」網站便十分值「取」,虛擬的生物帶出的仍是老掉了牙的訊息,但Flash的畫面加上360度流暢的操控效果,令人不禁蹓躂一會:


每個角色更配合一本虛擬的立體圖書,用不同的場景帶出環保小貼士,同樣可360度觀看,好不妙趣。自覺結草蟲的一本最有趣:


再次拜服日本人精工細緻的工作態度,失敬。


*Screen captures from http://www.ecodazoo.com/

2008年10月6日星期一

強記豬骨粥


聽聞亦想試很久了,今天閒逛,路經銅鑼灣馬獅道,一於仿傚《豪情》中陳奕迅和古天樂那樣,試試那裡的豬骨粥。


粥底本身一般,但點晴之處是放了淡菜熬製,味道十足。如果能加入(真)髮菜便完美了;

另外亦點了豬腸粉,新鮮彈牙,熱騰騰的混雜醬料,上乘之作,倒給我意外驚喜。

豬骨粥17元,腸粉盛惠13元,一點也不便宜,但總算沒叫我失望,聞名不如見面,一定再來光顧。

生活留白


懂得為生活留下空白的空間,是知易行難的藝術。

你我都太過習慣鯨吞每天從四方八面衝來的資訊,不斷將之過瀘分析,變成增進競爭力的補充劑,讓自己在這個都市生存下去。身心被塞得脹滿,大家又會再給自己硬塞一次旅行,一個水療/按摩/運動安排,試圖擦去填滿的部份,總之就不敢停下來,怕一下喘息便落在社會步伐之後。

甚麼都不想,甚麼都不做,白白無聊的賴著一天,是需要勇氣的。膽敢嘗試後,相信你亦同意,那種水中無重的感覺,確是無上的享受。雖然留白一天的空間,很快的便會被接踵而來的人和事填得滿滿,但每逢周末,我仍是樂在此道,不能自拔......

*Photo from stock.exhng
http://www.sxc.hu/pic/m/m/ma/magicmarie/963940_torn_paper.jpg